红色拓展方案——重走长征路


活动目的: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不忘初心、奋勇向前,走好新的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忆苦思甜,回顾红军当年艰苦旅程;
利用情景教学方式,缅怀革命先烈,感怀峥嵘岁月,笃定信仰信念,砥砺意志品格;提振全体党团员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增强党、团支部的凝聚力,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坚定跟着党走的信念;
长征的伟大意义:
长征的胜利挽救了中国革命,锤炼了革命队伍,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长征是宣传机、播种机;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红军在沿途播下的革命种子,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活动前言
追寻红军足迹,弘扬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4-1936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伟大革命篇章,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红军奋进嘹亮的号角!长征中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主自强不息的象征,成为一代又一代成长进步中的无穷动力。
活动流程:
第一单元:历史背景讲解

追寻红军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第二单元:重温入党誓词,军团组建,踏上征途
活动任务:
一、重温入党誓词;


二、组建军团,每组选出一名军长 及政委,负责本军团的活动;
三、各军在军长带领下起名称,选口号,绘制本军团旗帜;
要求旗帜上要体现队名和队伍的口号;
摆军姿,阵型整齐划一,在军长的带领下开始誓师,整齐喊出口号;拍摄视频上传;
四、集结号已吹响,请各位将领集合自己的队伍,部队即将战略转移,带上武器弹药,准备出发吧!
备注: 根据地图以及任务提示找到执行任务地点,并根据要求完成不同的任务;
第三单元:重走长征路
在军长带领下,大家分头奔赴各个战场,重走一遍长征各个重要的节点,同时完成相应任务;
1.血战湘江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任务一: 应用场地中给出的道具,搭建一座桥梁,帮助红军过桥;
完成任务以后提交视频上传;
任务二:图片题,根据要求拍照后上传
地点:线下指定地点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任务:遵义会议是红军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大家围坐在桌旁,模拟当年遵义会议的场景;
请拍摄一张会议现场照片上传;
地点:指定线下地点
3. 四渡赤水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4.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任务一:视频任务
任务二:图片任务,按照要求拍摄图片:我们能够战胜敌人,把敌人都踩在脚下!
地点:指定线下地点
5.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任务: 实际挑战项目
地点:指定线下地点
要求:完成挑战任务,拍摄图片上传
6.爬雪山
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大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只有神仙才能登越。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经过四天的艰难拔涉,在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任务:请模拟顺利爬过雪山后大家开心的状态并合影上传;
地点:线下指定地点

7.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草甸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若不慎陷入泥潭,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任务一: 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比如课本中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袋干粮》,《一双草鞋》,《马背上的小红军》等;回忆长征过程中大家是如何同甘共苦,一起渡过艰难时刻的;
要求:除摄影师以外,团队中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拍摄视频上传;
任务二:视频题
地点:线下指定地点
8.激战腊子口
腊子口这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早已被当作经典战例载入长征史册。当年攻占腊子口,与其说是用手榴弹打开的,不如说是红军指战员以血肉之躯夺取的。党中央率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后,9月20日,进占甘南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
任务: 长征胜利就在眼前了,全体队员一起朗诵《七律*长征》

地点:线下指定地点

拓展基地推荐:
延庆玉渡山 野鸭湖湿地公园 北京西山公园
怀柔黄花城水长城 丰台园博园
丰台北宫森林公园 房山平西抗战纪念馆 东湖港 孤山寨 顺义焦庄户地道战 顺义国际鲜花港 等场地
具体报价根据人数和基地综合报价。
场地 午餐 用车 水 保险 物料一条龙服务。